江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材标本馆拥有药材标本815种,共3081份;腊叶标本738种,共1762份。
“小吴啊,我回来了!”
“啊,是刘老师啊,您在哪儿?我去接您!”
前不久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江西省药检所中药室老主任刘日成打来的。刘主任今年74岁了,退休后一直和老伴住在浙江永康的儿子家里,很少回南昌,我们已经好多年没见面了。他是上世纪60年代初从南京药学院毕业的,算是江西药学界的元老级人物了。当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药检所,刘主任是我的直接领导,也是我的带教老师,我们在中药室里共事多年。
见到刘主任时已是下午三点了,他正在位于省政府大院的老药检所大楼前,凝视着老楼沉思。刘老一辈子在省药检所工作,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很熟悉。他曾经告诉我,他大学毕业来到省药检所时,省政府大院里还是一片菜地。而如今,这里连汽车都没地方停了。
“难得回来一次,去新所看看吧!”我提议道。
一路上,我和刘老聊起故交老友和当年的往事,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位于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的江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新大楼前。
“好气派啊!真漂亮!”刘老赞叹不已。
大家听说老主任回来了,纷纷出来迎接,热情地招呼刘老到各个科室转一转。走进各个实验室,刘老这位在实验室工作了四十多年的主任中药师,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所里的变化太大了!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
变化当然大!刘老退休后的这十几年间,省药检所从不到2000平方米的老楼搬进了1万多平方米的新楼,从过去承担单一的药品检验业务扩展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包材等多项健康产品的检验检测,省药检所的名称也更名为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里的检验设备更是鸟枪换炮,从过去以瓶瓶罐罐为主,到现在装备的串联质谱仪、离子质仪、气质联用仪、热分析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的仪器,全所检验设备的价值从过去的两三百万元猛增到现在的6400多万元。所里的检品数量更是发生了飞跃,从过去的每年1000多批次增加到了现在的每年1.1万批次。技术人员的素质也是今非昔比,现在,主任药师就占了全所技术人员的五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当刘老来到中药标本馆时,兴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要知道,这里的药材标本他太熟悉了,其中有不少江西地道药材标本,是他当年带着学生们历尽千辛万苦从山上采回来的,这些标本是所里几代中药师的心血结晶。想当初,刘老曾强烈要求建一个标本室,但当时因条件所限,直到刘老退休,这个愿望也未能实现。而如今,当他看到6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标本馆里,近5千份药材标本整整齐齐齐地列队迎候他的到来时,怎么能不激动!
望着忙碌在实验室里的一个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身影,老人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后生可畏啊!真羡慕你们成长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拥有这么好的工作条件,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转载自《中国医药报》作者:吴腮忠)